追溯歷史,人類起初使用的工具是石頭做的,后來逐漸以金屬為材料,這是工具在材質上的創新進步。從工具的動力來源角度來看,一開始是手動工具,后來有了電動工具,而且多數的工具都能用機器替代手工。近代工具的創新過程可以概括為:從手動工具上升到交流電工具,再到后來的直流電工具,而直流電工具又可分細分為鎳鎘、鎳鋅電池工具和鋰電池工具。
五金工具
工具的創新發展思路是以方便、有效、環保為原則。早期的交流電工具雖然電力強勁,但在戶外使用時須要有足夠長得電源線,非常不方便。后來還研發出了以汽油為動力的工具,但價格昂貴,重量大、噪音嚴、不環保,冬天發動困難等不足。而酸鉛電池、鎳鎘鎳鋅電池也因為自身重量過重或電量不夠充足等原因逐步遭到淘汰。但如今的鋰電池工具已經解決了以上問題,這類電池輕便又耐用,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五金工具行業設計專家吳貴敏認為,創新首先要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難題。比如說,在敲釘子時,很多人都有過被右手手里的錘子敲到左手的經歷,但現在有了打釘錘之后,再也不會出現剛才的情況,一個6寸長得釘子,只要七八秒就能打入木頭中,這個工具在美國的售價是70美金,雖然比起一把普通的錘子,它的價格要貴得多,但是它能解決在狹窄空間內敲釘的工作,比如在桌子底下或抽屜里打釘,只能用這樣的工具。
如果行業中有新的精良產品推出,作為創新型企業,需要抓緊時間學習和做自己的創新。大家都知道在電動工具行業,博世、麥太保、史丹利百得等都是業內公認的龍頭企業,其他公司要虛心向他們學習。
曾經有一款鋰電池多功能鏟創造了業內奇跡,一開始這是國外某公司先推出的新產品,但永康的一家企業在原來基礎上做了改進,終這款產品在三年內為這家工廠賺了8000萬人民幣,可以說一個產品救活一個工廠,其實在一個工廠里賺錢的也就幾樣產品,所以緊盯行業領頭羊的腳步,想想自己能在這種趨勢中做點什么,不盲目跟從他人,而是根據自己的技術、人力資源優勢等尋找切入點。
|